熱食

客家小炒

說起客家菜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多是客家小炒。想當然.....身為客家女兒的我,也是吃媽媽的客家菜長大的。

我們家的客家小炒用料很簡單,就是乾魷魚+五花肉+豆乾+青蔥;再以醬油、米酒、糖,調味炒製而成 ( 有時連豆乾都省了 )。

五花肉是越肥越香,有時家中有拜拜剩下的燙熟三層肉,也可以用來炒製;芹菜與豆乾則可依喜好決定是否加入。但青蔥就一定要放才夠味,客家小炒我最愛吃的就蔥與魷魚了。

而乾魷魚泡發的時間,可依喜愛口感來決定,喜歡硬一點的,泡約1小時,軟中帶硬的則泡約2~3小時 ( 我個人喜歡2小時的口感 )。

另外,客家小炒所用的食材都是以切成條狀的方式來呈現,為求外型美觀一致,所以魷魚的切法也要特別注意喔!應該要橫著切成條,才會保持條狀不捲曲 ( 如圖1 )。

若是順著魷魚的身體豎切,煮熟後.....會如 ( 圖2 ) 方式縮捲那樣炒好的客家小炒,食材外型就不一致了,也較不美觀。雖然影響不大,但有時一道菜在小細節處,是很容易可以看出做菜者的用心與功力。

食材準備

【4 - 5 人份】
  • 乾魷魚 【1 / 2條】
  • 五花肉 ( 肥一點的較香 ) 【150g】
  • 豆乾 【2 - 3塊】
  • 青蔥 【4支】
  • 芹菜 ( 可省略,但青蔥用量增加 ) 【3 - 4株】
  • 蒜頭 【2瓣】
  • 紅辣椒 ( 配色與增加少許辣度,可省略 ) 【1根】
 
  • 醬油 【2大匙】
  • 米酒 【1大匙】
  • 糖 【1小匙】
  • 清水 【2-3大匙】
  • 白胡椒粉 【適量】
  • 鹽 【適量】

料理步驟

  1. 乾魷魚放入鹽水中泡約1~2小時後,剝去紫色薄膜,再橫切條狀,備用 ( 詳細的圖文泡發方式,可參照後列食材處理 )
  2. 五花肉切成條狀;豆干切片;青蔥切段並將蔥白蔥綠分開;芹菜切段;辣椒去籽切絲;蒜頭切片,備用
    小米桶的貼心建議 :
    乾魷魚要用自家泡發的較好,市售泡發的過軟,不適合做客家小炒。 魷魚泡發的時間可依喜愛口感來決定,喜歡硬一點的約1小時,軟中帶硬的則2~3小時。
  3. 熱油鍋,五花肉條以中小火煸炒至出油,微焦上色
  4. 加入豆乾、魷魚絲,爆炒至乾香
    小米桶的貼心建議 :
    我用的豆乾蠻硬,所以先將魷魚放入爆炒,之後才放入豆乾快炒。 台灣的豆乾較嫩,則很適合與五花肉一起煎炒至表面酥香。
  5. 放入蒜片、蔥白、辣椒絲,大火炒出香味後,將米酒與醬油從鍋邊嗆入炒勻,再加入其餘調味料,拌炒至收汁
    小米桶的貼心建議 :
    因調味料中有清水2~3大匙,可讓先前爆炒至乾香五花肉、豆乾、魷魚吸入這樣吃起來的口感就會帶點汁液,不會過於乾柴。
  6. 最後再加入蔥綠與芹菜,快速翻炒均勻,即完成肥而不膩、鹹香又下飯的客家小炒,會讓人想再多吃一碗飯喔^^

小訣竅

食材處理
乾魷魚,廣東話又叫「土魷」或「吊片」,是新鮮魷魚曬乾而成,聞起來香氣十足,口感爽脆鮮美,熱量低,又富含膠質,很適合快炒、煮湯,或是涼拌沾醬食用。另外 還一種顏色較白,肉質較細緻的,是以軟絲乾製而成,適合烤來當零食吃,比如....近幾年很夯的韓式現烤魷魚絲。
[ 附註 ]
土魷:土產魷魚的意思
吊片:因為魷魚剖開成片狀,再吊起來曬乾,所以就稱吊片,若是整隻未切開的則叫「吊筒」 ( 魷魚身體維持著筒狀 )

乾魷魚的選購及保存方法
[ 選購 ]
眼睛看 - 建議挑選肉厚、形體長,平整無缺口,並帶有的淺褐色及通透亮光澤者為佳 ( 色澤不可太黑 ) 若表面有些白色粉狀物為正常,這是因為乾魷魚在乾燥後,接觸空氣所產生
用手摸 - 摸起來有點粉粉的感覺,乾爽不潮濕,且無霉斑
鼻子聞 - 聞起來有魷魚特殊的濃郁香味,帶有微微的海腥味 ( 不是臭腥味 )
[ 保存方法 ]
乾魷魚在保存時,切忌碰到水,水不但會讓乾魷魚受潮,也容易讓乾魷魚變質發霉,所以最好的保存方式是,密封好,放入冰箱冷藏保存